在电力系统的庞大网络中,变压器是能量传输的核心枢纽。一个看似反常却至关重要的现象是:即使变压器处于空载运行状态(即二次侧开路,没有输出任何有功功率),它依然会从电网吸收能量并产生损耗。这种空载损耗,或称铁损,是变压器固有的特性,其大小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能效水平和运行经济性。
一、空载损耗的构成:铁损是绝对主角
当变压器空载运行时,一次绕组接入额定电压,二次绕组开路。此时,一次侧仅存在一个非常小的空载电流(通常为额定电流的0.5%~5%)。这个电流主要用于在铁芯中建立交变磁?。ɡ牛?,而由于没有负载,绕组的铜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因此,空载损耗几乎全部来源于铁芯,故称铁损。铁损又可细分为以下两部分:
⑴磁滞损耗(Hysteresis Loss)
⑵涡流损耗(Eddy Current Loss)
空载损耗大的根源,就深藏在这两种损耗的物理机理之中。
二、空载损耗的重要性与节能考量
空载损耗是一种“24/7”的持续损耗,只要变压器挂网运行就会存在。对于常年投入电网、但负载率不高的变压器(如农网、小区配电变压器),其空载损耗的电量累积可能远大于负载损耗(铜损),是能效管理的重中之重。
因此,在采购变压器时,不应只关注初始价格,更应评估其总拥有成本(TOC),其中空载损耗的电费成本是关键组成部分。选择一款使用优质硅钢片(如高牌号30ZH120、27QG100等)、设计磁密合理、工艺精湛的低损耗变压器(如符合新能效标准GB 20052-2020中1级能效的产品),虽然购置成本稍高,但其在未来数十年运行中节省的电费将极为可观。
认识到空载损耗的成因和重要性,促使我们从设计、制造、选型和运行等多个环节入手,优先选择和应用低损耗的高效节能变压器。这不仅是降低用电成本的经济决策,更是推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发展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。